-
-
我国主导制定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17日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获悉,国际化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基于物联网(传感网)技术面向动产质押监管集成平台的系统要求》物联网金融国际标准。这是由我国专家作为主编辑制定的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领域国际标准。 记者了解到,该国际标准适用于动产质押监管服务的物联网或传感网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规定了面向动产质押监管金融服务的物联网或传感网集成平台的系统要求,体现了物联网技术在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中的全新应用,能有效对动产质押全流程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实现银行对动产质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该国际标准还对提高动产监管方及仓储企业的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推进先进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促进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和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指南针对智能交通通用规范、核心技术及关键应用,构建包括智能交通基础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在内的标准体系,指导车联网产业智能交通领域的相关标准制修订,充分发挥标准在车联网产业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功能应用的引领作用。 该指南提出,到2022年年底,制修订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信息辅助等领域智能交通急
-
三部门关于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的通知 工信部联科〔2021〕23号 各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正式发布
为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工作,规范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依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20余家企事业单位编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白皮书梳理了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面向工业互联网场景的标准化新需求,完善了现有标准体系框架,并就当前现状给出了标准化工作建议。 2020年4月,中国信通院启动白皮书的编制工作,先后组织起草、征求意见、专家研讨、函审、会审等工作,于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2021年1月25日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完成发布。 白皮书以2019年工业
-
-
-
W3C成立MiniApps标准工作组,推动MiniApp生态繁荣健康发展
传统的 HTML 5 应用开发效率较高,但用户性能体验不够完美,于是出现了使用 Web 技术开发具有类似于原生应用的用户体验的 Web 应用的尝试,包括 Cordova、Electron、NativeScript、Progressive Web Apps、W3C Widgets 等。 一种名为 MiniApp 的新尝试出现并迅速受到用户的欢迎。MiniApp 是一种小型、免安装、快速加载的程序,通常在一个宿主应用或操作系统中运行(如小程序、快应用),也可以是支持跨端部署的 JS 原生应用。MiniApp 既使用了 CSS 和 javascript 等 Web 技术,同时又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能力。 目前的 MiniApp 厂商众多,而各厂商都有着各自不同的 API。为了增强不同 MiniApp 平
-
公开征求对《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意见
公开征求对《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安全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我们组织制定了《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及《编制说明》(见附件2)。 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日期2021年2月14日。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在公示期间填写《公示意见反馈信息表》(见附件3)并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电子邮件发送至KJBZ@miit.gov.cn(邮件主题标明: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公示反馈)。 地 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邮
-
工信部:我国2023年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5项发展目标,明确11项重点工作任务,这也是工业互联网的第2个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基本建立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取得突破。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培育发展4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1—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培育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打造3—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