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杏产业标准综合体》通过审定
10月14日,《张家口杏产业标准综合体》(以下简称《标准综合体》)顺利通过专家组审定。专家组在听取《标准综合体》构建完成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质询、讨论一致认为:该《标准综合体》符合国家相关指南要求,目标明确、方法科学、结构严谨、易于推广,为解决杏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建议加强宣贯实施,跟踪新时代产业更新发展需求,保持《标准综合体》的动态更新。
据悉,《标准综合体》的构建是落实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关于仁用杏产业发展部署的实际行动。研究、构建过程中,工作专班立足产业实际,采用系统性强、协同性高的“标准综合体”技术模型,有效破解标准碎片化问题;充分吸纳和广泛征求部门及行业商会的意见建议,深入11个仁用杏重点县区开展多轮现场意见征集,同时邀请数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老师为《标准综合体》问诊把脉,确保了《标准综合体》及系列团体标准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在框架设计上,以“产业政策+技术规范+操作指南”为基础,围绕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三条主线,嵌入检验检测要素,形成“1+4+N”模块化结构,确保标准与政策紧密衔接、技术与操作有效落地,最终形成《张家口杏产业标准综合体框架图》。在资源整合上,从相关性、适用性、时效性等三个维度筛选出52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建立了原始数据库,通过关键词检索初步筛选标准,再选取代表性企业确认标准是否解决实际需求,最终提炼形成包含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等96项现行标准和76项检验检测标准的《标准明细表》。在标准研制上,针对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存在的标准缺口,按照紧迫优先、成本可控、技术可行的原则编制《待制定标准清单》,明确了12项团体标准研制方向。汇聚各方力量完成了《杏扁高效省力栽培技术规程》《杏产品工艺规程第2部分:开口杏核》等覆盖高效栽培、产品加工、地理标志质量要求等核心环节全部12项团体标准的立项和起草工作。
《标准综合体》的审定通过,标志着张家口杏产业标准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张家口杏产业标准综合体》必将成为推动我市杏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和“硬支撑”。
审定会由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等3个院所5位专家组老师组成。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林业和草原局,11个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标准化科(所)股室负责人及12家企业代表等50余人参加。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