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政务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
近日,《人工智能政务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研讨会于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34家产学研用单位的代表参会,围绕政务大模型技术标准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详细阐述了该标准的研制背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大模型技术正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缺乏统一技术标准,导致各系统间存在兼容性不足、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制定国家标准迫在眉睫。同时,研究院还介绍了标准的主要内容,涵盖系统功能、性能指标、数据处理等多个维度,并分享了“求索”大模型测评基准,明确了政务领域应用大模型技术需遵循的发展要求、工作原则及相关考量。
参会单位积极交流实践经验,分享了多地政府部门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咨询问答、事项办理、内部办公等业务场景的典型案例。在咨询问答场景中,大模型可快速理解群众提问,提供准确、规范的答复;事项办理环节,能自动审核材料、智能指引流程,大幅缩短办理时间;内部办公方面,辅助文件起草、数据分析,提升办公效率。不过,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难题、模型算法偏见、跨部门数据共享障碍等。
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代表就标准范围、系统架构、政务数据、安全合规等关键难点展开热烈讨论。在标准范围界定上,探讨如何平衡通用性与特殊性,确保标准既能覆盖政务大模型的核心应用场景,又能适应不同部门的个性化需求;系统架构设计方面,研究如何构建高效、稳定、可扩展的技术框架;政务数据管理上,重点关注数据采集、存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合规性;安全合规层面,则围绕模型的可信性、可解释性及风险防控机制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研讨会为《人工智能政务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整合技术、实践与理论资源,有望推动政务大模型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数字政府建设迈向新台阶。
来源:
网址: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