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标准化试点项目推出
近日,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正式公布了首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智慧交通专项)项目名单,共有25个试点项目成功入选。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标准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引领作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智慧交通发展提供坚实的标准化支撑。
据悉,在去年10月,两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智慧交通专项)实施方案》,并随即启动了2024年试点项目征集工作。此次入选的项目聚焦于智慧物流、智慧出行及相关新型基础设施三大关键方向,围绕建立健全智慧交通标准体系、持续推动成套标准验证与先进标准研制、提升标准化基础能力、强化标准实施应用等核心目标展开建设。
在智慧物流方向,重点在于通过标准化助力技术创新,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例如,中国邮政将基于自主研发技术,构建数字化处理中心标准体系,通过规模化应用提升邮政快递运营管理水平,推动邮政物流园区数字化转型;深圳美团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深圳自动配送货运标准化试点”,将致力于推动自动配送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承担的“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车标准化试点”,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港口集装箱运输效率与安全性。此外,智能航运、内河枢纽智慧通航、电动船舶、国际海运区块链电子提单服务等试点项目也将从不同角度,利用标准引领技术创新,优化物流运输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整体行业效率。
智慧出行方向则重点关注以标准助力模式创新,保障交通出行服务高效便捷。江苏省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公路水路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标准化试点”,将整合公路与水路运输资源,借助标准化的票务系统、换乘指引等,实现两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杭州南站枢纽管理委员会承担的“杭州南站交通枢纽数智治理综合标准化试点”,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枢纽内的人流、车流进行精准调控,提升综合客运枢纽的运转效率;广西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南宁市轨道交通绿色智慧运营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应用智能、绿色技术,优化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与准点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服务。此外,还有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智慧出行试点等项目,通过智能交通设施为驾驶员提供实时路况与导航服务,提升出行体验。
在新型基础设施方向,着力于加快构建交通运输新基建标准体系,引导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广东将依托数字港珠澳大桥“科技赋能群”,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桥岛隧智能运维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智能运维与智能装备等标准,提升运维管理水平;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在役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标准化试点”,围绕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建立标准体系,增强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及协同管控效能;河北空天信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担的“河北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试点”,将制定相关标准,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推动低空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此外,智慧公路、智慧城轨等试点项目也将从智能化建设、设施运维、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制定标准,打造高效、智能的交通基础设施。
此次入选的25个试点项目覆盖了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等多个省(区),涉及中国邮政、中交集团、招商局、中远海运等企业和交通运输部属单位。试点项目计划执行时间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原则上为2年。未来,交通运输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将定期对试点项目进行指导和评估,组织开展验收工作,推动试点项目成果在更多业务场景下的推广、应用,助力我国智慧交通行业迈向高质量、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
网址: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