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四川出台首部辐射安全领域地方标准

    作者:中国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中国标准化
    四川发布首部辐射安全地方标准,推动核技术利用进入规范化新阶段

    近日,四川省首部辐射安全领域地方标准《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正式发布,并将于4月19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由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牵头制定,其出台标志着四川核技术利用行业迈入规范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四川作为核技术应用大省,在工业、医疗、科研等诸多领域广泛运用核技术。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送贮单位缺乏统一且明确的技术标准指导,核技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放射源及放射性废物收贮工作存在诸多隐患。例如,包装不规范容易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剂量超标更是直接威胁环境与公众安全。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埋下了潜在风险。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准则》精心构建了一套覆盖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从分类、整备、运输到处置全流程的标准体系,共计11章61条具体规范。其中,通过制定差异化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危害程度的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实施精准化管理,提高收贮效率与安全性;明确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贮存期限等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废物库的运行管理。该《准则》为核技术利用单位依法依规处置相关废物提供了清晰、详尽的操作指南,将环境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准则》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精准化收贮技术体系,预计全省每年可规范收贮废放射源200余枚、放射性废物数百公斤。这一成果不仅能大幅降低辐射事故风险发生率,为四川核技术产业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还将助力四川打造西部核技术产业集聚区。作为四川省首个收贮地方标准,它为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安全处置”的完整产业链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力提升四川在全国核技术应用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为确保《准则》能够有效执行,四川将建立“三维实施体系”。在宣传推广维度,充分借助国家生态环境(核与辐射)科普基地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提高核技术利用单位及社会公众对《准则》的认知度与重视程度;在企业服务维度,组建专家服务团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业辅导,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并贯彻《准则》要求,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在监督管理维度,通过进一步规范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管理,强化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标准落到实处。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准则》的发布实施是四川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未来,四川将持续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加大对核技术利用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行业不断提升规范化水平,为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和核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

    网址: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