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综合新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周鸿祎委员: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作者:中国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5-03-05
    来源:中国标准化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迈入新阶段。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这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背景与政策支持

    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提出,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将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周鸿祎委员认为,《指南》的出台明确了人工智能产业各环节的标准方向,引导企业聚焦关键技术研发,使技术创新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助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企业的积极参与

    近年来,360集团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2024年,360集团作为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的首批成员单位,参与了大模型语料库和安全评测,推动了大模型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提供清晰的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企业和行业提供了清晰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路径。企业可以依据标准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更容易获得认可,建立行业口碑,促进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同时,标准化还可以防控行业安全风险,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助推创新发展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周鸿祎委员建议,企业要在遵循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过程,将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标准,推动行业标准与企业创新协同发展。

    总结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化水平,还将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未来,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经济日报

    网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705363709817625&wfr=spider&for=pc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