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已制定并备案地方标准7.8万余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决定在河北、黑龙江、上海等13个地方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周期为2025年2月至9月,旨在通过探索地方标准管理的新措施、新机制、新模式,破除利用地方标准构筑隐形壁垒、实施地方保护和市场限制的现象,为改革地方标准管理制度积累经验,并带动其他地方有效开展标准化工作改革。
试点主要内容
限定地方标准制定范围:优化地方标准体系结构,压减地方标准存量,推动地方标准向国家标准、团体标准转化,进一步消除区域间标准差异,释放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商品要素自由流通。
建立地方标准全过程管理机制:建立地方标准立项、批准环节与标准化改革政策一致性评估机制,提升从立项、制定到实施、监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推动地方标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强化“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压实地方标准“谁提出,谁组织实施”“谁归口,谁宣贯推广”“谁引用、谁负责”三个责任,确保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规范。
试点目标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制定并备案的地方标准达7.8万余项。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是推动实现地方标准制定流程重建、标准体系重构、制度体系重塑的有益探索。通过试点,旨在:
破除隐形壁垒:消除地方标准中可能存在的区域保护和市场限制,促进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通。
优化标准体系:推动地方标准向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转化,减少重复和低效的地方标准。
提升管理效能:建立透明、规范的地方标准全过程管理机制,提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效率。
激发市场活力:通过优化地方标准体系,释放经营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结
此次试点工作是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探索新机制、新模式,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优化地方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试点成果将为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助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
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644055365484534&wfr=spider&for=pc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