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标准铺新路 千里迎花香
1月21日,农历北方小年前日,北京花卉交易中心的窗外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商户吴彦龙坐在鲜花厅东南角玻璃屋的电脑前,眼睛直盯屏幕、手指紧扣按键,专注地竞拍鲜花,为待售“年货”填充库存。
这座玻璃屋便是全国首个“销地”鲜花拍卖中心,它与远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斗南花卉市场拍卖大厅“同气连枝”,花商只要登录拍卖交易系统,便可实时参观、参与“千里之外”的鲜花交易。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以下简称“北京花乡”)副总经理王佳欢告诉记者,眼前这套标准化系统集纳的信息众多,不仅标注有成熟度、瑕疵度等鲜切花质量等级标准信息,也有产品批次、供货代码等溯源信息,能确保北京花乡提供标准化产品、数字化管理、情景式体验、一站式购物。
“山青花欲燃,你来花必开”“花开成景、花落成诗”“花正好盛开,你恰好路过”……在北京花乡,消费者经常会在不经意间邂逅张贴在门楣、布置于拐角的花语。
“自然雅致、舒适惬意”“充满氛围感、溢出文艺范”……打开大众点评,就能看到诸多好评下的北京花乡稳居丰台区集市好评榜的第1名。据王佳欢介绍,消费者这种不一样的体验,在北京花乡的标准化文本中“有迹可循”。“我们要求商户必须明确鲜花分类和质量等级,确保产品优质;商品摆放必须整齐、陈列美观;工作人员必须统一着装、微笑服务。”
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孟凡蕊介绍,全国首个《花卉交易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就是在北京花乡标准化成果基础上转化而来的。该标准在保证入市花卉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对现场交易的导购咨询、产品定制、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环节进行了规范。同时对场外服务、培训服务和线上服务的内容进行了规定,还对信息展示、货架期、组织、人员、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束花的仪式感,永远不会过时。”正如北京花乡地贴所写,一场场标准化的“仪式”,在北京花乡悄然进行。每一束鲜花的外包装,都会贴上印有品种名称、质量等级、销售价格等信息的贴纸;每一处销售区,都会用绿色加粗的虚线条,提醒摊主注意“边界感”;每一次修枝剪叶,商户都要在半小时内把残屑清扫干净……这是日复一日间,花商与鲜花之间的对话,是花商同北京花乡卖花标准的一次次“赴约”,也是花商向消费者许下的优质服务承诺。
“踏越泥土才能脚下留痕,北京花乡这些落在‘地上’的标准是能够‘扎根’于花卉领域的。”孟凡蕊说,标准是种子,只有植于人心才能生根发芽。市场监管部门将探索更多“接地气”的路径,让以标准之“肥”育出的绮丽之“花”,在更广阔的“田野”上绚烂绽放。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