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综合新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发布《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版)》

    作者:中国标准化杂志社
    发布时间:2022-08-04
    来源:

    近日,由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以下简称“总体组”)主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承办的总体组2022年度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政策规划处处长廖毅敏,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数字经济处余镭甫,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信息服务业处二级调研员梅扬,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标准处处长甘小斌,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总体组组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司原巡视员戴红,电子标准院党委书记杨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次会议由总体组副秘书长、电子标准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群主持。

     
    国焕新肯定了近年来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规划、国家标准研制与实施、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他指出,新时期总体组应持续加强智慧城市标准化战略研究,做好智慧城市跨领域标准协同研制与实施,统筹国际国内工作,形成国际国内标准联动互促的良好局面。
     
    廖毅敏总结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围绕建设智慧城市标准创新体系、加快智慧城市数据治理标准研制、统筹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标准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余镭甫强调了标准在引导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中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希望总体组进一步加强智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强化新型城镇化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梅扬重点从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介绍了当前相关工作基础,建议总体组紧密跟踪智慧城市前沿技术及新兴产业动态,持续聚集优势资源,拓展标准应用范畴,发挥好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甘小斌指出,智慧城市是基于技术融合、管理创新的综合体。他强调,智慧城市标准化要加强系统谋划,把握标准演进方向,优化国家、行业、团体等各级标准协同推动机制,吸引优势企业参与,做好标准的有效实施。
     
    吕卫锋指出,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关键技术。他建议总体组要继续加强科学问题研究,厘清技术体系需求,深化合作平台,以标准支撑核心技术的发展。
     
    杨建军总结了电子标准院在推动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中取得的最新进展。他指出,电子标准院作为总体组的支撑单位,未来将继续做好支撑工作,并不断加强前沿技术及国内外标准的研究,加速推动标准推广应用。
     
     
    会议正式发布了《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版)》《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应用实施报告(1.0版)》及应用实施案例。《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版)》修订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总体框架,为新时期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系统性指引;《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应用实施报告(1.0版)》解读了智慧城市35项重点国家标准,探索构建了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应用实施路径和方法,介绍了2021-2022年度应用实施整体情况,并形成了首批26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应用实施案例。
    会上,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姚俊华分享了南山区基于CIM平台的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实践,重点介绍了“圳智慧”一网统管等数字化平台在助力市民服务实现智慧化、便捷化方面的创新经验;安徽省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围绕亳州市城市大脑总体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并提出了相关标准需求及标准化工作建议;北京市大数据中心标准与安全部高工赵莹从数据要素视角介绍了北京市智慧城市标准化相关工作实践,分享了北京市城市码、政务数据分级等重点标准;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教授张轩围绕智慧城市云边协同的分布式智能计算框架、智能计算应用场景及标准需求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分享。
     
    戴红组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是总体组调整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为后续具体工作的落实奠定了重要基础。她在总结当前总体组相关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基础性研究,持续深化智慧城市及其标准化的理论体系建构;继续推动各级政府及产业界的共同参与,加大国家标准宣贯和实施力度,切实发挥标准的应用成效;助力国内有关专家的协同推进,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吸纳本次参会专家有关建议,持续完善工作报告及日常运行机制。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来自电子标准院、北航、信通院、中外建、中标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标准院、物品编码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院、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通标协、机械工业仪表所、中电联、华为、腾讯云、中电科、浪潮、山东标准院、太极智慧、天津智慧城市研究院、中移雄安、北京电信规划院、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等200多家总体组成员单位参与会议。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